雞痛風癥是由于雞體內尿酸代謝障礙,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,使大量的尿酸鹽蓄積,沉積于內臟或關節,臨床上以消瘦、 關節腫大、 運動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營養代謝病,多發生于肉仔雞和籠養雞,病死率10%左右
一、發病情況
山東濰坊某肉雞養殖場內,前期雞苗生長發育良好,至9日齡,有部分雞只生長緩慢,出現跛行、白色下痢、雞冠蒼白,隨后采食量下降飲水增多,出現精神萎靡,關節腫大、白色腥臭糞便糊肛現象,發病第4日出現雞只死亡,最終死亡率達15%。
二、剖解變化
剖檢病死雞,擠壓泄殖腔流出白色排泄物,個別雞皮下有白色石灰樣尿酸鹽沉積,多數雞內臟器官被白色鳥酸鹽包裹,腎臟蒼白腫大出血,膽囊中含有尿酸鹽,腫大的關節腫含有白色尿酸鹽。
三、 實驗室檢驗
無菌采取病雞肝、腎、脾經實驗室細菌分離,發現雞群感染大腸桿菌,糞便檢測未見寄生蟲以及蟲卵,分子生物學檢測均為陰性。
注:ND:新城疫;AI:禽流感;IB:傳染性支氣管炎;REV: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病毒;FAV:Ⅰ群禽腺病毒安卡拉;MG:雞毒支原體;MS:滑液囊支原體;ILT:傳染性喉氣管炎;CIAV:傳染性貧血;ALV-J:淋巴白血病J亞型;IC:傳染性鼻炎;ASTV:星狀病毒;DASTV:鴨星狀病毒
四、診斷
根據肉雞生長發育特點、臨床癥狀、剖解變化及實驗室檢驗,確診為雞痛風病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。
五、原因分析
1、為了促進雞群生長過度飼喂蛋白質飼料。
2、飲水不足、缺乏維生素。
3、通風不暢,濕度較大
4、磺胺類藥物使用量過大
六、治療以及防控措施
1、加強飼養管理,及時更換飼料,降低飼料中蛋白質含量,加強通風降低濕度。
2、增加飲水量,飲水中添加維生素A和葡萄糖補充能量。
3、停止使用對腎臟有損傷的藥物及消毒劑,投用保肝護腎藥(黑龍江省匯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雅維寧)。
通過以上綜合治療,至第3天基本控制了病情,至第6日開始無死亡病例。
后期為防止肝腎功能下降,引起的繼發疾病,投用提高免疫力以及抗病毒抗菌藥物(黑龍江省匯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糖萜素Ⅱ、云麗莎、氟苯尼考粉)。
免責申明:本網站所發資料由技術老師提供,用于供給大家學習、交流,做公益性分享。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系我們,立刻刪除!